当前位置:佳芳小说>高辣小说>仙寥> 第77节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77节(1 / 1)

他大概是达到这层次。

说明他的气血蓬勃强大,身体素质惊人。

他再次试图修炼猿戏,难度比先前入门到熟练阶段,又增加一倍,显然蛇肉的效力消失了。

不过昴日立有大功,吃了蛇肉,替他节省掉不少时间。虽然他已经坚定道心,硬吃下修炼猿戏的苦,但是能不吃,自然是最好的。

是时候再上山去了。

周清觉得猿戏从熟练到精通阶段,神意更重要。一来他想去山中见识一下真实的猿猴,二来感觉在山中修炼会对他进一步的猿戏修炼有加成,三来是他该尝试在山中练练真实的攀援了,以后采药必然要用上。

此外,萧若忘回信里关于八卦伏龙掌的见解,他尚未带上山去给师兄看。

他似乎还忘了什么。

对了,是补心丹。

他原本就打算将补心丹用在最关键的时候服用,来提升猿戏。

现在是时候了。

周清穿上火烷衣,带着制作好的弩爪,以及手弩,佩剑等出门必备物品。都是能杀人保命的。

他相信江州的治安,也更相信自己手中的剑。

昴日跟着他一起上山。

这家伙肯定平时没少偷跑去山林里。

山中自是要比城里冷一些,可空气清新,远非城里能比。但大桑树下修炼,那股阴凉,却更能提振周清的精神。

山上山下各有各的好。

都怪大桑树,居然不会走路。

否则周清将桑树搬到清福宫多好。

想一想。

大桑树真要是会走路,肯定吓人。

到了清福宫,知善远远过来迎接。他是老实人,山上山下经常来回跑,不嫌累,无怨言。

周清知道,清福宫最靠得住的还是老师侄。

如果是福松看到昴日,肯定阴阳怪气两句,师弟送肉来咯。

这牛鼻子,说是持戒,实则什么肉都要吃,根本不忌口。

知善见过昴日几次,知晓是小师叔养着玩的。而且作为修行的道士,他对昴日的灵性隐约有些感知。

只是养个有灵性的鸡,并非什么大不了的事。

前朝景阳真人的一个弟子,乃是朝中大将,还养过一头猛虎呢。

佛门甚至有高僧说法,以感化狮子、大象为能。

……

……

广场。

这次的地一点都不滑。

自从上次福松说过地滑之后,知善懒得打扫了。因此广场的打扫,全靠山风山雨,以及知善下山时,福松偷偷胡乱打扫一下。

他肯定是不承认的,说是吹风啦,将广场上的枯枝败叶尘土吹走了。

知善才懒得揭穿。

“师弟,你当真要和我切磋八卦伏龙掌,别怪师兄没告诉你,师兄手重啊。”福松跃跃欲试。

都说解元公是天上的星宿下凡,打不得。

所以他想试试。

周清微微一笑:“萧道长的回信,有说过师兄关于八卦伏龙掌的疑难。师兄暂时找不到陪练,我自问最近有些武道的长进,因此勉强试试,做师兄的陪练吧。”

他也是想测试一下自己的实力。

虽然周清没练出罡劲,可是他感觉自己跟福松的差距肯定比一年前小很多了。

跟福松动手,自是不用偷袭。

周清轻装上阵。

福松看到周清身上那些武器,老脸一黑。这师弟上个山都如此谨慎,到底有多怕被仇杀啊。

小师弟这样,简直想不长命百岁都难。

他突然有点被周清带歪,莫非这才是道门养生的精髓。

能活多久,和能不能活多久,还是有区别的。

周清摆开虎鹤双形拳的架势,下身是无影腿。

福松脚踏八卦,手起伏龙掌。

见证者是知善。

除开山风吹动万物的风声,广场没其他的声音了。

福松自问定功惊人。

周清比他还沉得住气,一动不动。

福松是师兄,要是不敢先动,气势上就输了一筹。于是他先动了。一招或跃在渊,虚实不定的击打向周清的腹部……

一刻钟后。

福松气喘吁吁,周清也喘着气。

“师弟,你耍赖,身上的火烷衣都没脱下,我就说瞧着这玩意,怎地如此眼熟。刚才我要不是分神,师弟你就被打伤了。”

火烷衣的防御力不错,福松下手,估错了力道。

主要是周清使诈,火烷衣穿在里面,外面披着宽大的袍服。

照理说,火烷衣是穿在外面的。

这就是师弟所谓的轻装上阵?

周清翻了翻白眼,刚才要不是手上没小刀片,或者蛇鳞片更或者铁丸,他早偷袭福松了。

实在是机会很多啊。

不过福松确实留着力道。

而且福松似乎总能觉察到他要从哪个角度进攻,但只在发力的一瞬间,因此只要周清出手快,福松凭这一点先机,根本占不到便宜。

福松利用亢龙有悔,罡劲也没使出十成力,大约五六成。但他错估了火烷衣的防御力,反而因为一招快要得手的时候而失手。

由此周清判断出,他距离福松的功夫,还差一截,可要是实战的话,凭福松对他的警惕不够,很有机会重伤福松。

但是八卦伏龙掌确实厉害。

福松如果不想和周清实打实交手,只是游斗,周清拳脚相接的话,真没啥好办法。

如果福松警惕他弹指神通或者弩箭发射,也大概率能避开。

不过比耐力和气血爆发力的持续性,福松明显落在周清后面了。

总之实战,周清赢面大,切磋福清赢面大。

如果在山林等复杂地形,尤其到了夜里,周清的优势会大许多。功夫分高低和分生死属实是两码事。

其实切磋过后,师兄弟两人各有收获。

……

……

“天地布气,师教之真,真仙登圣,非师不成,心不可师,师心必败。”

今天是原本周清在胡村社学那些学生中,有心上山成为清福宫弟子后,经过考验,进行传度的日子。

“传”是传承的意思,“度”是度化的意思,凡是有道教信仰的人,首先要有师承,由师傅引进道门。经过传度后,即取得了由凡入圣的第一级阶梯,就有了师承、道名、字辈,也就是说,终生有了信仰的依靠。传度之后,经过若干年的修炼,积功累德,就能取得授箓的资格。

清福宫虽然破落,传度授箓的过程依旧十分严谨。

除非是周清这样的人,才会破例。

毕竟当日周清上山,林小姐可是捐了不少。

而且周清又有才。

收徒是知善他们的事。

学生们有些恍惚。他们原先的小先生,在教他们时成了秀才相公,没过一年成了乡试解元公,现在当了他们的师叔祖。

距离小先生教他们读书时,才过去不到两年而已。

若不是亲身经历,很难相信。

其实道士身份和读书科举不冲突,只要不正式授箓就行。甚至有些达官贵人,会主动上山授箓。

当今天子好道,对这方面很宽松。

甚至官员和勋贵,觉得这是一种时髦。

世道渐乱,但有个秀才身份,甚至举人身份,对上山的弟子们还是有好处的。

他们一边在山中修炼知善等四人传授的符典,一边跟着周清读书。

一时间冷冷清清的清福宫,变得愈发热闹起来。

即使读书不成,他们还有黑虎帮这个出路。

黑虎帮实际是米帮,哪怕周清命胡屠户不当黑心商人,可做米粮的买卖,在愈发混乱的世道里,照样日进斗金。

眼见清福宫愈发有模有样,福松高兴地很,怎么看周清都顺眼。

他这辈子最大的成就便是为清福宫收了这个师弟。

老师兄福山最大的成就便是有他福松这么一个师弟!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佳芳小说